Guidelines for Editorial and Publishing of Press Releases

Guidelines for Editorial Newsletters
Article Editorial Guidelines

Learn about press release distribution services through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新聞稿編輯與發佈指南

撰寫、提交新聞稿或有意使用相關服務前,請閱讀本指南。

Merxwire(以下簡稱”本公司”)根據大多數媒體的使用條款和編輯審查標準制定《新聞稿編輯與發佈指南》(以下簡稱”本指南”),並且在發布前對新聞、採訪通知與新聞稿(以下統稱為”新聞稿”)進行審視,以確保內容具有新聞價值、符合標準且可採用的格式。
新聞稿內容均需遵循本指南的規範,有助於快速撰寫、提交、發送和發布新聞稿,減少審閱時間。新聞稿發布後,將通過約定的通訊方式或電子郵件等方式通知。如果媒體或編輯拒絕發布新聞稿,本公司將會通知您。被拒絕的新聞稿不收取發布服務費,但若購買的服務包含其它項目或因某些原因造成無法發布,則可能收取部分費用,收取的費用依本公司服務報價計費。

This version of the Terms of Service will be effective on August 1, 2024. See here for details.
The new version of the Terms of Service is posted at https://www.merxwire.org/faqtw/editing-publishing-guidelines-tw

Definition:

The meaning of the following nouns or verbs mentioned in this guide

Commissioner: Submits a press release to the Company’s news sources, individuals, agencies or agents.

Submission: The act by which a press release provider or agency provides a press release to the Company.

Distribution: The act of providing the content of a press release to the media in any form.

Publishing, publishing, publishing: The act of publishing or publishing a press release on a specific platform through a cooperative news network or media relationship.

1. Basic principles of editorial review

Further reading: Terms of Service
提交的新聞稿必須符合以下原則

  • 內容符合本公司或媒體制訂的撰寫標準與規範。
  • 應當按照新聞稿格式撰寫,並傳達事實。
  • 標題清楚地以新聞稿來源機構角色敘述,且明確的概括重點。
  • 新聞稿必須是及時性、當前事件或在內容有效期間提交。
  • 已過期之消息,審查與發佈審核根據各媒體規定以決定是否可發布。
  • 個人或組織的意見應以引用的形式陳述,以免意見或主張與事實相混淆。
  • 禁止偽冒提交、虛假、未經證實說法或誹謗他人的內容。
  • 避免使用煽動性或誇張的語言、粗魯或冒犯性的語言以及侵犯他人隱私。
  • 禁止旨在傷害或報復任何個人或組織的內容。
  • 提及的個人或組織,本公司或媒體可能要求提供相關文件或授權文件以茲證明。

2. Writing guidelines

具新聞價值

新聞稿的重點應該是及時公佈新的事實,例如新產品發布、業務擴展、近期事件、獎項或人員。新聞的要點應該在標題中清楚地表達出來。

用於撰寫的語言

撰寫新聞稿原則上應使用發佈區域或國家的官方語言。向海外媒體發布的新聞稿,如果用英文撰寫,請翻譯成該媒體所在國家的官方語言後提交發布。

新聞稿中應避免混雜使用不同語系的語言,或使用特殊符號,以上狀況可能導致審查時退稿或刊登時出現文字或版面錯誤。

詳實的人、事、時、地、物資訊

文章建議遵循 5W1H 要點。包含有關人物、事件、時間、地點、原因和事由等關鍵資訊。

以機構角度,客觀描述事件

新聞稿應該從第三人稱觀察者的角度來撰寫,注重簡明扼要地傳達事實。因此,不使用諸如”我們”和”我”之類的表達方式。過多的副詞、形容詞和誇飾的修辭會降低新聞稿可信度。

使用標準的文法與標點符號

避免詞句拼寫和語法錯誤。以一般民眾能夠理解的方式描述。不包含特殊字元、特殊排版等,非標準格式可能會被修改以符合標準格式;編輯與記者不一定能察覺這些錯誤,可能導致刊登時出現預期外的錯誤。

引言的寫法規則

特定人的主觀主張必須寫成引文,與事實分開。引文必須用引號 (” “) 或(「」)括起來,並且必須標明該員與新聞稿內容的關聯或職稱,以及真實姓名。在新聞稿中引用統計數據或調查結果時,必須註明數據的出處。

標示新聞來源

清楚標示提交新聞稿的機構。如果由代理機構為客戶撰寫或提交新聞稿,仍應標示代理機構的委任機構為新聞稿來源機構。

外國公司透過本公司發送新聞稿,官方網站上必須有新聞稿中所提到的機構名稱、地址和聯絡方式,必須使用公司網域的電子郵件,以核實來源。

媒體聯絡人與機構資訊

在新聞稿開頭或末尾,應該寫上新聞稿聯絡機構、聯絡人姓名、電話號碼和電子郵件,以便記者或相關人士可以聯繫到您。若新聞稿由代理機構提交,須提供代理機構的基本資料和聯絡資訊。

特定內容須書面授權文件

對於可能對其他組織產生影響的爭議、企業間的併購或合資或聯盟等新聞稿,本公司或媒體可在發布前要求取得負責人、管理層或提及的其他組織或個人書面同意。新聞稿中提及特定人士背書或發言,本公司或媒體端也可能需要該人士的書面同意才能認可和批准新聞稿的內容。

當新聞稿中包含第三方機構、名人、專業人士或特殊引述內容,您可能被要求提供授權文件。例如:

  • 第三方機構授權發布文件:當代理機構代為提交新聞稿時,應附新聞稿中提及機構或活動的授權發布文件。
  • 內容授權:內容提及特定人士引述或背書內容,應附該人士的授權或身分驗證文件。

3. Modification, Recycling, and Removal of Content

The Company does not provide services to assist in the subsequent modification, recycling, or removal of content, and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damages incurred by customers due to the inability to modify, recycle, or remove content.

Please proofread carefully before submitting a press release, as once the content is sent to the media or published, it means that it has been disclosed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in principle, the content that has been disclosed cannot be modified, recycled or removed. Even if it can be recovered, the cost of manpower and time will be huge, and a large number of media sites may not be willing to cooperate.

修改新聞稿

在本公司編輯部排程發送新聞稿之前,您可以對提交的新聞稿進行修改。新聞稿發出後,無法再對新聞稿內容進行修改、回收或移除。

回收新聞稿

您的新聞稿一經發布,便無法回收或移除。但是,在本公司編輯或媒體編輯同意的情況下,它可能得以回收;但回收服務不包含在本公司服務範圍內,因為媒體端收到消息後可能已安排報導或刊登,不一定來得及回收。

移除內容

新聞稿內容若有符合上述條件但違反政府法規,日後將可能遭到媒體移除,發生此類狀況甚至衍伸法律事件,本公司或媒體不退款、不提供任何補償、不提供協助亦不擔負責任。因新聞稿內容衍伸的責任或損失,由委刊者承擔。

4. The following types cannot be published

Press releases should be factual and may not be issued in the following cases, and may no longer be accepted for revisions or new submissions.

無法提供發送消息服務的內容類型

  • 違反法律、公共秩序、道德倫理或可能使眾多讀者不適的內容。
  • 可能助長或鼓勵犯罪行為:違法、侵犯第三方權利(專利權、設計權、商標權、權利、財產權等)。
  • 過期太久的活動或消息:上週已結束的促銷活動、半年前的展覽回顧、去年獲獎的領獎消息。
  • 超過一個月後的預測內容:投資預測、尚未面市的技術或產品、還在規劃中但尚未實現的計畫。但非投資類型的產業或產品分析看法可評估發布可能性。
  • 歧視或誹謗第三方、本公司、本公司相關業者。
  • 對第三方或本公司可能造成損害的內容。
  • 誇大、未經公證機構認證的成績:世界第一、業界領先、治癒特定疾病的方式、延長生命。
  • 新聞稿來源或代理機構資訊不符、不明確,相關資訊難以求證。
  • 有誠信、虛偽、造假疑慮或難以求證。
  • 有害意圖:旨在傷害、誹謗或報復個人或組織的內容。包含仇恨和嚴重見的內容。多方爭執或爭議事件。
  • 不明指控:指控事實不明且正在調查中的內容。無端誹謗對方的內容。
  • 未經當事人授權,以他人名義或發送的稿件。
  • 未經同意或未經授權,以本公司或媒體的名義撰寫的稿件。
  • 其它:本公司或關係媒體主觀認為有違它人利益的內容,得拒絕發布。

5. Examples of common content that cannot be sent

Press releases should not contain illegal content or violate generally accepted ethical standards. Even if it is not illegal, news outlets still have their own operating rules, and the following topics will not pass censorship in most cases.

廣告促銷宣傳

您不能使用以廣告文案為主體的表達或圖像,例如:比較性廣告、保證獲利、產品型錄、折扣優惠券或促銷廣告。

新聞稿是向媒體和公眾發布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的公告。只為產品或公司做廣告而不具新聞價值的內容是廣告,通常不被本公司的合作媒體採用。

過期消息或重複發稿

已過期太久的消息。

日本與韓國對時效性更嚴謹,一般消息超過 2 星期,原則上不予刊登。

新聞稿只能發送一次。已發布過的新聞稿或已通過其他管道發布的,即使更改部分內容重新提交,將視為重複內容,不再發布。

傳達個人意見

意在傳遞個人觀點的文章或影音著作。但是,個人或組織可以在不損害他人名譽和利益的前提下,發表個人意見。

博奕、非正常招募

線上賭博或宣傳賭博。招募員工或投資。輕鬆賺錢。

政治或社會政策

政治活動、社會政策的評論、民意調查、選舉預測、對於制度的爭論。國內或國際間政府紛爭。

法律案件

審理中的案件。只有在法律案件已經結案並且您通過電子郵件提供了案件編號和完整文件的情況下,本公司與媒體才可能發布引用法律案件的新聞稿,但不代表本公司或媒體會進行發布和刊登。我們不發送、發布和刊登有關正在進行的訴訟的新聞稿。

宗教、信仰

神蹟、思想、提升知名度、評價、宣傳、招募信眾。

借貸、債務、典當

短期借貸、債務。有價物品質押。

色情與暴力

成人用品、裸露、暴力、色情產業。

反向連結、內容農場

插入不適當的關鍵字或鏈接,或超過正常報導所需放置的連結數量。不具新聞價值或未經證實的內容農場文章。

菸草、含酒精飲料

促進煙草或電子煙銷售或消費的內容。對未成年者或非特定對象的含酒精飲料宣傳。

品質不佳的多媒體內容

低解析度、拍攝和編輯水平等被判斷為不適合媒體使用的照片和多媒體內容。

程式、有疑慮的網址連結

任何觸發下載或觸發程式的連結或檔案、可能影響系統或裝置運行的程式內容。

投資、直銷和傳銷

招攬或支持欺詐、多層次營銷的內容、傳銷或其他非法交易活動。

醫療、民俗療法

侵入性醫療程序、未經驗證的療效、宣稱療效或可影響生理與心理的保健食品或保養品或服務。

金融投資、加密貨幣

投資、招募會員、成長營運分析、隱匿資訊。所有與金融、投資相關的內容,包括加密貨幣和 NFT,必須提供完全透明的機構、身分資料驗證,並且必須在網站上有該國合法註冊的公司資訊、辦公室地址及聯絡資訊。

不受理意圖隱匿資訊、欺騙或誤導用戶的金融投資或加密貨幣消息。以投資賺錢為目的,推薦特定股票、基金、債券、金融商品、貴金屬或衍伸商品等內容。

違法、違反道德倫理

上述未列出,但違反當地法律、習俗或論理道德的內容。